1971年3月余光向時任台灣電視副總經理何貽謀先後遞出三份西洋歌曲電視節目企劃案,期間台內各方有心人透過企劃組「各有所圖」,廣告組也表示「難有廣告商支持」的各種轉折,節目企劃案差點夭折,但迫於競爭對手華視開台後也將播出相同類型音樂節目(熱門‧熱門)的壓力下,最終在何貽謀副總「不以廣告收入成本為考量的前題下」決定為熱愛西洋歌曲的青年學生及樂迷觀眾製作一個屬於年輕族群的西洋歌曲節目。
1971年11月7日下午4時30分,由余光製作及主持的西洋流行音樂電視節目「青春旋律」在台視播出,獲得觀眾熱烈的迴響,台視立即協調各部門調整播出時段,於一個月後將「青春旋律」調整到週日晚間新聞後七時三十分的黃金時段播出,並得到廣告商統一糖果公司獨家贊助,節目播出長達七年之久因此「青春旋律」在觀眾的心目中就成為西洋流行音樂在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音樂節目。
台灣在60、70年代,已有很多喜愛西洋流行音樂的青年學生為模仿歐美各國知名的合唱團,也開始籌組合唱團翻唱西洋流行歌曲,還特別訂製喇叭褲及各種造型相同的服裝和髮型到處演唱,但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到余光主持的「青春旋律」電視節目演唱亮相,這些演唱者後來都在演藝圈各有成就,並為台灣流行音樂奠下萌芽的基礎,也為校園民歌提供了多元的音樂創作元素,讓台灣成為全世界華語流行音樂的領導品牌。
Commentaires